12月5日上午,实验室第24期“青山研社”学术沙龙在植物所举办,李逸副研究员分享了题为“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报告。
李逸主要从事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物种互作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篇)、Journal of Ecology、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中国科学:生命科学》等学术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任Journal of Plant Ecology和《生物多样性》期刊青年编委。
报告开篇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EF)的研究进展,重点强调了跨营养级“垂直”多样性的重要性。依托中国亚热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BEF-China,江西德兴) 野外实验平台,李逸对树种多样性对不同昆虫类群的作用及其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树种多样性对所有昆虫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和多度均表现出一致的促进作用,且该影响随昆虫类群所处营养级的升高而减弱。此外,通过对比BEF-China和德国温带地区的大型草地累积的多营养级和生态系统功能数据,发现单个营养级类群的物种多样性与至少一种(最多七种)生态系统功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无论在森林还是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多样性通过提高其它营养水平的多样性促进了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一系列研究成果从多营养级视角理解BEF关系及其内在机制,强调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及目标不仅需要关注植物多样性,同时也应给予包括昆虫、土壤动物及微生物等在内的其它营养级更多的关注。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研究对象选取、多功能性计算方法、植物和昆虫的双向反馈作用、昆虫的捕食偏好及其可能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管理启示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加深了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这一经典议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