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植物所| 中文版| English| 全文检索

学术报告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学术报告

第20期“青山研社”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4-11-08

11月7日上午,实验室第20期“青山研社”学术沙龙在植物所举办,邓美凤副研究员分享了题为“地上-地下过程对养分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的精彩报告。 

邓美凤主要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Science Advances、Global Change Biology、New Phytologist 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担任《植物生态学报》青年编委。


报告从养分循环的基本过程切入,分析了内外循环的平衡、养分获取策略对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以及碳氮循环对外源氮输入与积雪变化的响应。首先,全球Meta分析结果显示,植物氮重吸收与微生物分解驱动的有机质氮矿化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联动效应。随温度和降水减少,植物逐渐转向保守性的养分获取策略。研究还发现,树木菌根类型调控亚热带森林多样性和生产力关系,随着多样性增加,丛枝菌根(AM)树种养分重吸收和凋落物分解速率同时增加,养分获取策略的差异导致AM树种在高多样性样方中占据绝对优势。此外,基于长期的人工林氮添加实验和温带草原的雪墙实验,揭示了气候变化下氮沉降和冬季积雪变化对养分限制格局和深层土壤碳储量的影响。一系列成果为更好地理解地上-地下过程对养分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实验细节、菌根类型的划定、系统进化对养分内外循环的可能影响、其它矿物元素对氮沉降的响应等具体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本次沙龙从获取策略这一独特角度,加深了实验室师生对养分循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