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实验室第18期“青山研社”学术沙龙在植物所举办,徐武兵研究员分享了题为“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中的‘赢家’和‘输家’”的精彩报告。
徐武兵主要从事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变化研究。以第一作者在PNA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和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国家青年人才项目资助;担任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编委和《生物多样性》青年编委。
报告从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局域物种数变化不大的悖论切入,提出狭域种和广布种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实际物种分布和潜在分布区的差异,量化人类活动对物种分布的影响,发现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狭域种收缩,而广布种扩张。在时间尺度上,通过整合生物多样性的时序数据,发现狭域种分布随时间下降,而广域种反之,并且自然保护地可以缓解这种趋势。此外,研究还将物种分为热边缘和冷边缘种群,发现随着气候变化,热边缘物种的数量可能减少,而冷边缘物种的数量可能增加。徐武兵从空间格局、时间变化和分布区的冷、热边缘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物种分布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一系列研究发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助力实现“昆蒙框架3030保护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后,与会人员围绕微气候、土壤、保护地和物种系统进化等因素对分布区的影响,广布种物种数减小而分布区扩大的悖论,大范围观测数据在因果推断的局限性及控制实验的可能性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作为本次沙龙的彩蛋,徐武兵以“大师兄”的角色,分享了海外留学和求职经历,并就留学相关问题为学生们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