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实验室第17期“青山研社”学术沙龙在植物所举办,邓滢助理研究员分享了题为“结构方程模型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
邓滢主要从事生态系统干扰与功能研究。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等主流期刊发表论文8篇,其中高被引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
报告介绍了结构方程模型(SEM)的适用场景,深入讲解了模型估算原理、常见使用误区以及SEM的不同变体。通过四个案例——社会科学中的SEM应用、栅格尺度SEM、效应对比分析,以及应用SEM进行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探索,从多个维度展示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具体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报告最后,邓滢特别强调SEM的核心理念是p > 0.05,模型只是验证理论的一种方法,倡议使用者保持“Mind over data”、警惕“HARKing”,永葆SEM应用长青。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形成性和反映性指标、调节作用、主成分分析和潜变量异同、神经网络模型构建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次报告澄清了结构方程模型的使用误区,促进了实验室师生对这一常用生态学统计方法的理解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