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发布2025年度院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评估结果,植物所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锡林郭勒站”)获评“优秀”。
锡林郭勒站始建于1979年3月,是我国在温带草原区建立的第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站。该站主要立足我国北方温性典型草原,长期致力于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物地球化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全球变化等方面的生态学基础研究;二是草原生态系统水、土、气、生要素的长期监测和资料积累;三是生态系统管理特别是退化草原恢复、人工草地建设、放牧场和割草场管理、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建站以来,锡林郭勒站在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草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维持与调控机制、过度放牧加剧草原蝗虫爆发机理、放牧降低草原冻融交替期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固碳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累计发表论文2600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PNAS、Ecology Letters、Ecological Monographs、Ecology等SCI期刊发表论文900余篇,出版论著30余部,相关成果获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全院共有96个野外站参加本次评估,其中10个获评“优秀”。自2001年起,锡林郭勒站已连续4次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及院级野外站综合评估中获评“优秀”。
研究所高度重视野外台站建设,在所层面统筹推进野外台站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持续完善运行管理制度,为锚定国家战略需求、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