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7日,第二十三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在沈阳举办。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野外站——中国科学院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植物所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等23家单位荣获“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并到会参加了授牌仪式。
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由动物研究所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参与共建。由已故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和侯学煜及相关专家于1990年论证建立,1992年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站区拥有京津冀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是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研究的重要平台。平均每年组织8次包括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学节和科技夏令营等在内的科学实践活动,每年接待科普人员500余名,接待参观人员200余名,是面向首都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公众开展生态体验和科普教育的重要窗口。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正蓝旗人民政府于2001年合作建立,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是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研发基地。近年来,围绕沙地生物多样性、退化沙地草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先后开展了科研人员草地生态学野外调查技术培训、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系统干部培训、牧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小学生“行知生态 感悟自然”公益科普、京蒙青少年手拉手心连心“石榴籽”研学等培训和科普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中国生态学学会自2024年4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24年“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评审和认定工作,最终认定23个并予以正式授牌。实验室两个野外站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