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中,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植物生态研究做什么”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多项科普活动,吸引大批中小学生、社会公众参观、互动。活动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将科学融入生活,激发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热情。下面就来看看活动的精彩瞬间吧!
大批中学生和社会公众到场参观
分析测试中心是实验室研究工作的重要支撑平台
是公众了解实验室的一个窗口
在一些重要的专业实验室前
中心老师讲解用于生态学室内分析的主要大型仪器和技术手段
分析测试中心老师介绍“多彩的土壤”
讲解我国土壤地带性分布特征和植物养分来源情况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树木年轮是植物科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帮助我们洞悉过去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气候变化历史
探索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会对树木造成何种影响
为未来科学管理森林健康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平均海拔4000以上的青藏高原干旱且寒冷
然而这里却分布着由千年古树组成的森林
是什么让这些树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屹立不倒?
研究生志愿者向公众讲解树木年轮的故事
浑善达克站老师讲解为何植物生态学家要在草原上开展牧鸡试验研究
中学生志愿者讲解他们在浑善达克沙地开展的养鸡肥草治沙化小课题
草原牧鸡所用的专用鸡舍正是用3D设计技术制作的
小朋友被正在打印模型的3D打印机吸引住了
北京森林站森林生态科普活动
实验室在公众科普活动中新增加的亮点活动
台站老师围绕“东灵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观察与植物识别”
“科研样地参观与监测知识讲解”
“学习调查森林中植物的生长、更新和死亡”
为30多位中小学生和家长提供了科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