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植物所| 中文版| English| 全文检索

个人简历
祝燕,研究生教育学历,博士学位
研 究 组 :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研究组
民       族: 汉
研究领域: 物种共存机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籍       贯: 河南汝南
导师资格: 硕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 1982.08
职       称: 副研究员
毕业院校: 植物研究所
入职时间: 2009.7
毕业时间: 2009.07
办公电话: 010-62836139
电子邮件: zhuyan@ibcas.ac.cn; zhuyan1205@gmail.com
   传真号码:
  • 学习工作经历
  • 科研项目
  • 所获奖励
  • 主要成果
  • 论文专著
  • 学习经历
    1998.09—2002.07 河南农业大学 学士;
    2002.09—2005.07 新疆农业大学 硕士;
    2005.09—2009.07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博士

    工作经历
    2020.02-至今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9.07—2011.1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工程师
    2011.12-2020.0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13.01— 2013.07 俄亥俄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2015.08—2017.08 耶鲁大学 访问学者
    2016.09-2017.08 耶鲁大学 博士后
    2020.02-至今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任职经历

  • 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密度制约与群落树木生长-死亡权衡种间关系的关联及驱动因子研究,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023.01-2026.12, 主持人

     

    从种子到幼苗的物种生活史策略和密度制约与古田山亚热带森林幼苗更新的关系,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019.01-2022.12,主持人

     

    宝天曼暖温带森林局域稀有种对密度制约的反应及物种共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2013.01-2015.12,主持人

     

    密度制约与生活史策略对幼苗动态的影响,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群科研骨干项目,2018-2020,主持人

     

    中国典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中国科学院野外联盟项目子课题,2016-2018,主持人

     

    森林群落谱系多样性密度制约与物种共存的关系研究,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项目,2016-2018,主持人

     

    2017-2022 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全球变化对北半球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课题三:典型森林群落生态多样性维持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2017YFA0605103552万元)

     

    (大尺度区域生物多样性格局与生命策略)子课题:亚热带森林群落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2018-2023,参加

     

    钱江源国家公园全域植物多样性监测项目,钱江源国家公园,2018-2021,参加

      
  • 2014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奖,领跑者5000(F5000)授奖部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论文排名第一;
    201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奖,领跑者5000(F5000)授奖部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论文排名第一;
    2011《生物多样性》杂志高影响力文章
  • 建立了密度制约种间差异和生长快慢的物种生活史策略的关联。发现生长快的物种,易受同种负密度制约的影响,为慢生长物种提供生存空间,特别是早期阶段,证明物种共存机制相互作用影响森林群落动态,发表于生态学顶级期刊(Ecology Letters 2018,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密度制约模型和群落稳定信号新理论提供重要基础支持;完整揭示不同亲缘关系邻居效应强度的差异,拓展了密度制约理论;阐明密度制约在不同生长阶段存在差异,解决了单一生长阶段研究的不对称比较造成对密度制约的争议。分析从幼苗到成年树完整生活史密度制约的差异,发现幼苗和幼树主要受同种负密度制约影响,而大树主要受谱系密度制约的影响(Journal of Ecology 2015,第一作者),研究发现支持了植物-天敌相互作用的进化生态学理论;共同主持的密度制约meta分析研究(Journal of Ecology 2014,最后作者),引用549次,促进了对森林物种共存机制密度制约的理解。 
  • Zhao C, Zhu Y, Meng J*. Effects of Plot Design on Estimating Tree Species Richness and Species Diversity. Forests. 2022. 13: 2003.

    Zhu Y*, Queenborough SA, Condit R, Hubbell SP, Ma K, Comita LS. Density dependent survival varies with species lifehistory strategy in a tropical forest. Ecology Letters. 2018. 21: 506-515.

    Zhu Y, Comita LS, Hubbell SP, Ma K*. Conspecific and phylogenetic density-dependent survival differs across life stages in a tropical forest. Journal of Ecology. 2015. 103: 957–966.

    Zhu Y, Mi X, Ren H, Ma K*. Density dependence is prevalent in a heterogeneous subtropical forest. Oikos. 2010. 119: 109-119.

    Zhu Y, Getzin S, Wiegand T, Ren H, Ma K*.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Janzen-Connell effects in influencing the spatial patterns at the Gutianshan subtropical forest. PLOS ONE. 2013. 8(9): e74560.

    Liu Z, Zhu Y, Wang J, Ma W and Meng J*. Species association of the dominant tree species in an old-growth forest and implications for enrichment planting for the restoration of natural degraded forest in subtropical China. Forests. 2019. 10: 957.

    Krishnadas M*, Beckman NG, Penagos Zuluaga JC, Zhu Y, Whitacre J, Wenzel JW, Queenborough SA, Comita LS. Environment and past land use together predict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a temperate forest.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18. 28: 2142-2152.

    Comita LS*, Queenborough SA, Murphy S, Eck J, Xu K, Krishnadas M, Beckman N, Zhu Y. Testing predictions of the Janzen-Connell hypothesis: A meta-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distance- and density-dependent seed and seedling survival. Journal of Ecology. 2014. 102: 845–856.

    谢宗强*, 申国珍周友兵樊大勇徐文婷高贤明杜彦君熊高明赵常明祝燕赖江山神农架自然遗产地的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及其保护(神农架自然遗产地专题)生物多样性, 2017. 25: 490-497.

    王婷任思远袁志良祝燕潘娜李鹿鑫叶永忠*. 密度制约对宝天曼落叶阔叶林锐齿栎死亡前后分布格局的影响生物多样性, 2014. 22: 449-457.

    任思远王婷*, 祝燕叶永忠袁志良李聪潘娜李鹿鑫暖温带北亚热带过渡 带落叶阔叶林群落不同径级系统发育结构的变化生物多样性, 2014. 22: 574-582.

    祝燕 刘海丰李文超 李广起王顺忠桑卫国*. 北京暖温带次生林种群分布格局与种间空间关联性生物多样性, 2011. 19: 252-259.

    李亮,白帆,刘海丰,祝燕,李广起,李文超,桑卫国*. 东灵山 4 种落叶阔叶次生林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2011. 19: 243-251.

    祝燕,马克平*. 点格局分析及其在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的应用见马克平主编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IX. 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319-331.

    祝燕,米湘成,马克平*. 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负密度制约假说生物多样性, 2009. 17: 594–604..

    白帆,杨宗贵,桑卫国,苏宏新,刘海丰,朱丽,祝燕,周庆华,李文超. (2009)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北京站. 2009.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祝燕,赵谷风,张俪文,沈国春,米湘成,任海保,于明坚,陈建华,陈声文,方 腾,马克平*. 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组成与空间结构植物生态学报2008. 32: 262–273. 
学习经历
1998.09—2002.07 河南农业大学 学士;
2002.09—2005.07 新疆农业大学 硕士;
2005.09—2009.07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博士
工作经历
2020.02-至今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9.07—2011.1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工程师
2011.12-2020.0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13.01— 2013.07 俄亥俄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2015.08—2017.08 耶鲁大学 访问学者
2016.09-2017.08 耶鲁大学 博士后
2020.02-至今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任职情况
科研项目

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密度制约与群落树木生长-死亡权衡种间关系的关联及驱动因子研究,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023.01-2026.12, 主持人

 

从种子到幼苗的物种生活史策略和密度制约与古田山亚热带森林幼苗更新的关系,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019.01-2022.12,主持人

 

宝天曼暖温带森林局域稀有种对密度制约的反应及物种共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2013.01-2015.12,主持人

 

密度制约与生活史策略对幼苗动态的影响,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群科研骨干项目,2018-2020,主持人

 

中国典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中国科学院野外联盟项目子课题,2016-2018,主持人

 

森林群落谱系多样性密度制约与物种共存的关系研究,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项目,2016-2018,主持人

 

2017-2022 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全球变化对北半球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课题三:典型森林群落生态多样性维持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2017YFA0605103552万元)

 

(大尺度区域生物多样性格局与生命策略)子课题:亚热带森林群落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2018-2023,参加

 

钱江源国家公园全域植物多样性监测项目,钱江源国家公园,2018-2021,参加

  
所获奖励
2014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奖,领跑者5000(F5000)授奖部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论文排名第一;
2013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奖,领跑者5000(F5000)授奖部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论文排名第一;
2011《生物多样性》杂志高影响力文章
主要成果
建立了密度制约种间差异和生长快慢的物种生活史策略的关联。发现生长快的物种,易受同种负密度制约的影响,为慢生长物种提供生存空间,特别是早期阶段,证明物种共存机制相互作用影响森林群落动态,发表于生态学顶级期刊(Ecology Letters 2018,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密度制约模型和群落稳定信号新理论提供重要基础支持;完整揭示不同亲缘关系邻居效应强度的差异,拓展了密度制约理论;阐明密度制约在不同生长阶段存在差异,解决了单一生长阶段研究的不对称比较造成对密度制约的争议。分析从幼苗到成年树完整生活史密度制约的差异,发现幼苗和幼树主要受同种负密度制约影响,而大树主要受谱系密度制约的影响(Journal of Ecology 2015,第一作者),研究发现支持了植物-天敌相互作用的进化生态学理论;共同主持的密度制约meta分析研究(Journal of Ecology 2014,最后作者),引用549次,促进了对森林物种共存机制密度制约的理解。 
论文专著

Zhao C, Zhu Y, Meng J*. Effects of Plot Design on Estimating Tree Species Richness and Species Diversity. Forests. 2022. 13: 2003.

Zhu Y*, Queenborough SA, Condit R, Hubbell SP, Ma K, Comita LS. Density dependent survival varies with species lifehistory strategy in a tropical forest. Ecology Letters. 2018. 21: 506-515.

Zhu Y, Comita LS, Hubbell SP, Ma K*. Conspecific and phylogenetic density-dependent survival differs across life stages in a tropical forest. Journal of Ecology. 2015. 103: 957–966.

Zhu Y, Mi X, Ren H, Ma K*. Density dependence is prevalent in a heterogeneous subtropical forest. Oikos. 2010. 119: 109-119.

Zhu Y, Getzin S, Wiegand T, Ren H, Ma K*.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Janzen-Connell effects in influencing the spatial patterns at the Gutianshan subtropical forest. PLOS ONE. 2013. 8(9): e74560.

Liu Z, Zhu Y, Wang J, Ma W and Meng J*. Species association of the dominant tree species in an old-growth forest and implications for enrichment planting for the restoration of natural degraded forest in subtropical China. Forests. 2019. 10: 957.

Krishnadas M*, Beckman NG, Penagos Zuluaga JC, Zhu Y, Whitacre J, Wenzel JW, Queenborough SA, Comita LS. Environment and past land use together predict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a temperate forest.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18. 28: 2142-2152.

Comita LS*, Queenborough SA, Murphy S, Eck J, Xu K, Krishnadas M, Beckman N, Zhu Y. Testing predictions of the Janzen-Connell hypothesis: A meta-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distance- and density-dependent seed and seedling survival. Journal of Ecology. 2014. 102: 845–856.

谢宗强*, 申国珍周友兵樊大勇徐文婷高贤明杜彦君熊高明赵常明祝燕赖江山神农架自然遗产地的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及其保护(神农架自然遗产地专题)生物多样性, 2017. 25: 490-497.

王婷任思远袁志良祝燕潘娜李鹿鑫叶永忠*. 密度制约对宝天曼落叶阔叶林锐齿栎死亡前后分布格局的影响生物多样性, 2014. 22: 449-457.

任思远王婷*, 祝燕叶永忠袁志良李聪潘娜李鹿鑫暖温带北亚热带过渡 带落叶阔叶林群落不同径级系统发育结构的变化生物多样性, 2014. 22: 574-582.

祝燕 刘海丰李文超 李广起王顺忠桑卫国*. 北京暖温带次生林种群分布格局与种间空间关联性生物多样性, 2011. 19: 252-259.

李亮,白帆,刘海丰,祝燕,李广起,李文超,桑卫国*. 东灵山 4 种落叶阔叶次生林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2011. 19: 243-251.

祝燕,马克平*. 点格局分析及其在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的应用见马克平主编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IX. 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319-331.

祝燕,米湘成,马克平*. 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负密度制约假说生物多样性, 2009. 17: 594–604..

白帆,杨宗贵,桑卫国,苏宏新,刘海丰,朱丽,祝燕,周庆华,李文超. (2009)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北京站. 2009.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祝燕,赵谷风,张俪文,沈国春,米湘成,任海保,于明坚,陈建华,陈声文,方 腾,马克平*. 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组成与空间结构植物生态学报2008. 32: 26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