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植物所| 中文版| English| 全文检索

个人简历
于顺利,研究生教育学历,博士学位
研 究 组 : 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研究组
民       族: 汉
研究领域: 种子生态学和种子地理学
籍       贯: 山东省
导师资格: 硕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 1965.12
职       称: 副研究员
毕业院校: 植物研究所
入职时间: 1988.7
毕业时间: 1999.08
办公电话: 010-62836506
电子邮件: shunliyu@ibcas.ac.cn
   传真号码: 010-82596146
  • 学习工作经历
  • 科研项目
  • 所获奖励
  • 主要成果
  • 论文专著
  • 学习经历
    1984年9月-1988年7月 在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1年9月-1992 年9月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硕士学位基础课。
    1992 年9 月-1994年7月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重点实验室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中国产瓦韦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导师:林尤兴副研究员。
    1994年7月-1996年7月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中心为实习研究员。
    1996年7月-1999年6月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重点实验室攻读在职博士,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8年7月-1991年9月 在山东省临沂教育学院生物系(现临沂大学)任教,教授植物学(包括形态、解剖和分类学)。
    1999 年 8 月--2000 年 2月于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生命学院做博士后访问学者。派出项目名称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合作导师: Dr. Donald Drake.
    2000 年 9 月—2001 年 8 月国家公派留学,在以色列的巴·依兰大学地理系做博士后访问学者。研究题目为:地中海沿岸沙丘微生境对土壤种子库特性的影响。合作导师: Dr. Marcelo Sternberg & Dr. Pua Kutiel.
    2001年9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数量植被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2010年1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数量植被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任职经历
    曾任中国植物生态学会青年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西藏高原生物工程中心学术委员。
    地学部和生命学部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现为中国科学院民盟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民盟植物所支部主委。
    国内外多家期刊审稿专家,
  • 主持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碳专项等在内的项目30余项,参加过包括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一些重大和重点项目等共40余项。
  • 曾获地奥奖二等奖,论文曾入选全国领跑5000论文。曾当选民盟盟务先进工作者。摄影作品曾入选几届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保护图片展及几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数码摄影赛的铜奖及优秀作品。
  • 提出了种子地理学、果实生态学等新的概念,提出了肉果植物和干果植物起源的新假说,提出了被子植物演化的动力假说。提出了内蒙古疏琳生态系统起源的假说等。
  • 在国内外发表文章二百余篇,专著多部,文章国内外共下载近3万次,引用近4000次。
学习经历
1984年9月-1988年7月 在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1年9月-1992 年9月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硕士学位基础课。
1992 年9 月-1994年7月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重点实验室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中国产瓦韦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导师:林尤兴副研究员。
1994年7月-1996年7月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中心为实习研究员。
1996年7月-1999年6月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重点实验室攻读在职博士,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8年7月-1991年9月 在山东省临沂教育学院生物系(现临沂大学)任教,教授植物学(包括形态、解剖和分类学)。
1999 年 8 月--2000 年 2月于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生命学院做博士后访问学者。派出项目名称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合作导师: Dr. Donald Drake.
2000 年 9 月—2001 年 8 月国家公派留学,在以色列的巴·依兰大学地理系做博士后访问学者。研究题目为:地中海沿岸沙丘微生境对土壤种子库特性的影响。合作导师: Dr. Marcelo Sternberg & Dr. Pua Kutiel.
2001年9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数量植被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2010年1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数量植被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任职情况
曾任中国植物生态学会青年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西藏高原生物工程中心学术委员。
地学部和生命学部国家基金委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现为中国科学院民盟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民盟植物所支部主委。
国内外多家期刊审稿专家,
科研项目
主持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碳专项等在内的项目30余项,参加过包括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一些重大和重点项目等共40余项。
所获奖励
曾获地奥奖二等奖,论文曾入选全国领跑5000论文。曾当选民盟盟务先进工作者。摄影作品曾入选几届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保护图片展及几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数码摄影赛的铜奖及优秀作品。
主要成果
提出了种子地理学、果实生态学等新的概念,提出了肉果植物和干果植物起源的新假说,提出了被子植物演化的动力假说。提出了内蒙古疏琳生态系统起源的假说等。
论文专著
在国内外发表文章二百余篇,专著多部,文章国内外共下载近3万次,引用近4000次。